您的位置: 首页 >活动采撷>风采老人>详细内容

【风采老人】樊希禹的“三不住”
口不住,心快乐

来源:常德晚报 发布时间:2017-09-04 15:03:49 【字体:

 人到老年,不管其寿高多少,乐观旷达,就能无虑,内心欢乐。怎么才能“心乐”呢!北宋名家程颢的一首诗,就是很好的启示:“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樊希禹认为,老年人生活应当和少年人一样丰富多彩,这样才能愉悦身心,欢度老年。

  茶余饭后,在一起说古谈今,十分有趣,对健康长寿颇有裨益。樊老自小喜欢看《三国演义》《水浒》《说唐》等历史小说,之前又经历了“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这些都成了他说古谈今的资本。他还笑称“扯白话”是自己最大的爱好。老了老了却不守本分,“狐群狗党”又多,老人们无事就相邀:“找老樊谈经扯白话去!”日子一长,樊老的家里就变成了茶馆,听他“说书”的越来越多。到了大热天,县城月亮岛林荫树下便成了他展示口才的舞台。他在说古论今的同时,还穿插一些历史人物养生保健的故事,这一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人前来聆听。于是,便有人给他取了一个雅号:口不住的“万事通”。

    手不住,多有益

   诗坛寿星陆游,一生坎坷,对延年益寿的学问也很有研究,颇有心得。他有诗云:“吾身本无患,卫养在得宜。一毫不加谨,百疾所由滋。”陆游常参加一些农田劳动,活跃身心,抵御衰老。

   樊希禹还是临澧城乡小有名气的“削头匠”,也是县里的“乐天派”,徒弟满城飞。樊老说,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用自己的手艺为老人们做点事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道:“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年轻时的樊希禹患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支气管哮喘等多种疾病,经常吃药打针。有趣的是,到老了,这些毛病却都跑没影了。究其原因,他总结出两条:心胸旷达是健康长寿的要旨,勤用脑多活动,心态平静顺自然。

  “特别是党的政策好,养老金年年增,好日子比蜜甜,我要放开手多做点善事,发挥点余热。”因此,他每天走到哪里,手上都提着一个手提箱,里面装的都是理发工具,四处给老年人免费剪头发。这一干就是20多年,从不间断。现在到理发店理一个头都是几十、几百元,而且很少有人愿意帮老人理发。所以,樊希禹在老人堆里很吃香。有人问他:“老樊,你天天给我们理发,又不收钱,图个啥?”他乐呵呵地回答,“联络感情,锻炼手功,热心公益,发挥余热!”

    腿不住,强身体

  修身养性是延年益寿的良方。东晋名士陶渊明《归田园居》诗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首养神诗,境与意会,物与心融,妙不可言。宋代大儒苏东坡因守正不阿,屡遭贬谪,身心憔悴,未老先衰。后倾注于养生之道,在《步月理发而寝》一诗中曰:“羽虫见月争翾翻,我亦散发虚明轩。千梳冷快肌骨醒,风露气入霜蓬根。”他的健身术就是游乐多行走,闲步常发梳,以促进肌体气血和顺通畅。这些古人的长寿养生诗引发了樊希禹老来登山玩水的兴趣,“我的养老金一个月几千元,儿女又孝顺,退休后我全国各地到处游,上海、北京、西安等大城市我都去了,看多了玩够了,身体也强壮了,还丰富了我说古谈今的素材。”

  樊希禹对自己的老年生活很满足,“开开心心,健健康康享受每一天,这样的日子几多幸福!”

  在临澧县城关镇,提起樊希禹,可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83岁的樊希禹身材矮小,不胖不瘦,眼不花,耳不聋,说起话来头头是道,看上去最多60岁出头。总是有人问他:“你怎么这么不催老?”说起自己的养生保健经,樊希禹笑了:“我有什么经,归根结底就是‘口不住、手不住、腿不住’。”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