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老人健康>饮食保健>详细内容

健康养生 | 居家隔离需要调整心态

来源:快乐老人报 发布时间:2022-12-07 09:37:46 【字体: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为避免疫情波及面进一步扩大,不少人应防控方案要求居家隔离。居家隔离可能会带来一些心理上的焦虑,该如何应对?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主任谢斌做出了解答。

    居家隔离可以做一些有助于大脑分泌内啡肽的活动。内啡肽是一种能够改善情绪的物质,瑜伽、运动、冥想、听音乐等都可以帮助大脑分泌这种物质,其中有氧运动是最有效的。当你长期坚持运动,2—3个月后形成了稳定的习惯,那么大脑分泌的除了内啡肽还有多巴胺,它会让人维持较长时期的愉悦,有助于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自我效能感”。如果在某种状态下人的自我效能感高,自己对应付该处境或状态觉得有把握,心理压力就较轻,也较不容易出现严重焦虑问题。而如果自我效能感很低,对该状态未来的发展不确定、不掌握,对自己能否应对没有信心,心理压力就会比较大。由于疫情的关系被动宅在家的人,可以向那些喜欢宅家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心态、认知方式,尝试把被动心态转化为主动心态,发现居家环境中新鲜和美好的东西,主动尝试一些既往没时间和精力做的事,这样将会提高自己的效能感,相对来说心理问题也会减少很多。(摘编自《科技日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