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态要闻>行业要闻>详细内容

首都华夏老年网启动“互联网+健康公益”时代

来源:浏阳之窗 发布时间:2017-01-15 21:40:28 【字体: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新工具,成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引擎。如果应对“互联网+”新思维下健康公益事业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解决健康公益与互联网融合进程中的问题,提高“互联网+健康公益”对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生命健康的支撑和保障价值,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进“互联网+”益民服务,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医疗、健康、养老、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创新政府服务模式。

中国大健康服务行业的发展势在必行,对于“互联网+大健康”的思维模式,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化、小家庭化、慢性病普遍化等现象越来越显著,相应地对大健康服务的需求也愈见增长。大健康产业涉及到医药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生产和服务领域。这些产业与互联网相联系,必将是未来几年内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或是互联网巨头夹缝中求生存发展的又一片新蓝海。

  当前,我国大多数健康公益类网站,仍然以资讯传播为主要形式,削弱了网站的社会性和价值发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推进,“互联网+公益+健康”的融合模式将成为未来健康公益事业的主流发展方向。突破网站平台的属性单一化,拓展和不断丰富网站的服务功能,切实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建设完善的健康公益体系,使健康与公益相互辅助、相互促进,将实现“1+1gt;2”的显著效果。在首都华夏老年网创始人、著名慈善实业家李志董事长的倡导和积极推动下,首都华夏老年网历经三年时间的充分准备,于2016年正式开启了转型升级的新征程。今年10月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健康中国”规划如何搭上移动互联网的快车,全民健康如何进入互联互通的网络,成为了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互联网+健康公益,开创首都华夏老年网的发展新模式。首都华夏老年网积极响应国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指引,积极贯彻落实“全民健康”的重要布署,对首都都华夏老年网的社会服务和健康公益功能进行了更加卓有成效地升级,以创新聚合优势资源的方式,搭建更加完善的“互联网+健康公益平台”。成为“老龄健康公益”的资讯、资源聚合体。在首都华夏老年网全面实施转型升级战略的协调会上,首都华夏老年网创始人李志龙先生再次强调和指出了首都华夏老年网的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以老龄健康公益为主导,着力构建线上驱动、线下支撑的资源聚合平台,提高为老龄健康服务的行动力、保障力等综合服务能力,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张和更加多元的健康需求。

  突破线上与线下的独立式格局,推动线上线下的全面融合。首都华夏老年网在创始人、慈善实业家李志龙董事长的带领下,积极依托人才优势和资源聚合优势,形成了“线上引领、线下带动,相互融合,互为辅助”的创新模式,构建了由健康研究机构、保健医疗企业、医药保健专家、技术服务人员、互联网平台、健康公益活动、健康普及活动等为一体的链式服务体系,促进了上游医药、保健资源与终端群体的直观有效沟通,在传播健康观念的基础上,最优化地实现了造福老年健康、造福老年生活,促进健康优寿的目标。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