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助餐配餐服务全覆盖
导读:信息时报讯(记者黄艳通讯员印锐)昨日上午,广州市在黄埔区召开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试点现场会。副市长黎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曙主持会议。市民政局局长何镜清通报了全市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情况。
据了解,今年,广州市将以保障三无、纯老、独居、孤寡、计划生育特扶、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需求为重点,面向全部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实现全市136个街道助餐配餐服务全覆盖。
全市已设立助餐点202个
会上,何镜清通报了全市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情况。据介绍,广州市成功申报为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发布的广州养老服务市民评价分析数据显示,2016年市民对我市养老服务满意率比2015年提高了5%。
目前,广州市11个区及时将购买服务资助、照顾需求评估、设施运营、服务项目补助以及工作经费列入2017年度部门预算。全市共有111个街(镇)开展助餐配餐服务,设立助餐点202个,累计为老年人提供服务63.2万人次。其中,黄埔区设立供餐点145个,为全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和8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爱心午餐,2016年累计15万人次受益,截至今年1月末,每天登记就餐人数达2400多人。越秀区、海珠区将“大配餐”服务列入本区2017年民生实事强力推进,实现全区为老助餐配餐服务全覆盖。
创新试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黎明指出,今年将筹集1.1亿元用于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试点,重点用于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体系等试点项目。以保障三无、纯老、独居、孤寡、计划生育特扶、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需求为重点,面向全部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实现全市136个街道助餐配餐服务全覆盖,同时通过农村敬老院、邻里互助、流动餐车等渠道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助餐需求。
据市民政局介绍,广州将督促各区、街(镇)尽快成立区综改领导小组和综改办,设立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和街镇居家养老服务部,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健全市、区、街(镇)三级工作机制。
今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亮点
1.养老“大配餐”
实现全市136个街道助餐配餐服务全覆盖。
培育一批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集体用餐配送企业、中央厨房和机构,实现助餐配餐服务连锁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在提供营养套餐、就餐专区、送餐上门等基本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提供营养咨询、个性化套餐、探访慰问、晚餐等服务。
2.关爱服务
出台实施加强独居、空巢、失能等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措施,拟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和“关爱地图”,完善定期巡访和主动服务机制,健全社会力量、专业机构、义工和家庭成员多主体作用机制。
3. 医疗保障
引导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积极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支持公办养老机构提升针对失能、半失能、高龄困难老年人的护理型床位比重,鼓励养老机构延伸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辐射社区和家庭。
资助6万名失能和80周岁以上两类老年人使用平安通,提高特殊困难老年人生活质量。
进一步扩大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覆盖面,确保在年内实现60周岁老年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