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动态要闻>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跳出去”建新城雄安新区“新”在哪里

来源:中国老年网 发布时间:2017-06-03 20:05:28 【字体:

  浩荡春风起,千年大计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连日来不仅刷爆了朋友圈,而且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这个被称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重大决策背后,有着怎样的战略谋划与发展考量?雄安新区,到底“新”在哪里?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也是继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后又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战略选择。不论从改革开放的大布局来看,还是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来看,雄安新区的设立,既立足解决当前问题,又着眼长远发展大计,新意之中饱含深意。
  以“新”破局,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两项战略举措,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一东一西,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为区域发展开拓“东成西就”新空间。
中央从一开始就明确,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对新区与周边区域的统一规划管控,加强同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融合发展。只要各城市、各区域明确分工、错位发展,同时多在融合、协同上下功夫,就能在20多万平方公里的京津冀大地上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新格局。
  以“新”开路,探索用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新路径。破解“大城市病”,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是我国城市发展普遍面临的重大课题。从国际经验看,“跳出去”建新城是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在河北适合地段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雄安新区之“新”,最根本的是城市发展理念之新、发展路径之新。这将为破解“大城市病”、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闯出新路子、提供治本之策。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这些颇具雄心的“雄安目标”,意味着雄安新区将是一座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之城、示范之城,也是人们宜居宜业的理想之城、幸福之城。
  以“新”立标,打造新时期改革开放新地标。“前有深圳、浦东,今天的雄安新区潜力有多大”?有媒体用这样的标题探讨雄安新区的发展前景。观区位,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察定位,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责任重大、使命清晰;瞻前景,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眼光长远、目标宏大。曾有这么一句话,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站在新世纪的地平线上,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展望——21世纪看雄安!

  外媒怎么看?

  重启改革时代,寻找国家转型之路
  《联合早报》报道称,中国在1980年设立深圳经济特区,开启了改革开放;1992年设立的上海浦东新区,则把中国从面相港澳的局部开放拓展到了面向全球的全面对外开放;现在设立雄安新区的意义,目的是为以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和优质城市规划,创建新的典型。该报报道认为,雄安新区肩负“五大战略使命”,包括明确雄安为首都副中心,通州为北京副中心,缓解北京缺水多雾和塞车问题;第二是分散首都政治经济风险;第三是打造京津冀新的增长极,平衡京津和河北的关系;四是打破既得利益格局;五是重启改革新时代,寻找国家转型之路。
  “新地标”雄安将纾解北京大城市病
  美联社说,中国设立雄安新区将弥合首都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差距。路透社报道说,北京正在努力治理污染、纾解非首都功能,河北省也在尽力摆脱外界对其污染和拥堵的批评。
哪些机构会离开北京迁往新区?
  “谁会先搬?你去吗?”雄安新区成立的消息公布后,中国网友们最关心的“八卦”之一是哪些机构将从北京迁出?外媒也在猜测,《金融时报》认为,这里第一步将接收从北京转移过来的央企,聚拢人气,提升品质。而接下来,它的核心要义绝不在于接纳从北京剥离出去的产业,而在于建设以高端和发展态势产业为先的经济活力带。这要求它具有创新力,那里直接的立足点就是高精尖产业。
  《联合早报》认为,由于和浦东、深圳相比,雄安新区少了水运和充足的淡水供应,几乎不可能大规模发展工业,也很难想像金融企业向新区转移,教育、科研、非金融类商业机构最可能搬出北京,估计顶尖大学将作为样板首批迁入雄安新区。该报另一篇报道称,乐观的分析预计,新区有望成为中国的硅谷。不过雄安新区的发展更多还得靠北京中关村技术和知识的溢出,不会影响中关村作为中国原始创新发源地的地位。
  雄安新区不欢迎“炒房团”
  外媒也注意到,“雄安宣布建新区,房价一夜涨几倍。”《联合早报》称,建设雄安新区消息宣布后,当地房价立即翻涨数倍,外地购房者蜂拥而至。以至于当地政府紧急开会,要求中介和开发商立即停止炒房售房。路透社报道称,河北雄安新区楼市冻结。报道提到,中国多个城市出台了防止楼市过热的限购政策,购房者外溢至房价更低的北京周边城市。报道援引当地政府消息称,雄安新区已着手研究区域内房地产政策。
  路透社报道称,“与以往的特区建设道路完全不同的是,国家层面的行政力和财富力都更为雄厚,成为主导这次新区变革的开端力量。引导这片土地发生巨变的将不再是千军万马组成的‘拓荒牛’,而是巨大的国家赋能和资源引导。”《金融时报》分析说,至今为止,官方传达出来的信息是,“不要炒房,如果决定参与其中的话,要带着你的脑力和体力而非财力去。”

  专家怎么说、

  雄安新区来了,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去找地图,雄安新区在哪里?确实,雄县、容城、安新三县以往知名度并不高,最为外界熟知的,就是白洋淀了。目前规划的雄安新区,是京津冀腹地,与北京、天津都在1小时车程距离,区位中国经济的崛起,在北京的世界五百强公司总部的数量一直在上升,现在有50多家。在这种情况下,多重功能不断叠加,使得这个城市的大城市病日益凸显。过去几年已经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制定了很多规划,但实际的总体情况是,规划很多,抓住较难,落实一般。在这种情况下,设立雄安新区这样一个规划实际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一种定向疏解或集中承接。我认为,这是破解京津冀协同发展困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新路径。

  “一个新城区的发展,其首先要形成一种磁体效应,就像吸铁石一样,能够吸引到一些优秀的城市产业,包括高端人群,接下来才会进一步细化分工,形成一个融体效应。所以在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的大背景下,我认为,要想让雄安新区在较快时间内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一个很重要的路径就是推动北京一些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定向疏解,并且有一个专门相对集中的承接地,这样一部分人就能疏解得出去。北京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城市,它是中国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最为集聚的地方,也是最高端公共服务资源集聚的地方,比如北京有8所985院校,有26所211院校。当然,并非是说这些院校都要怎样的疏解,但如果在政策的引导之下,比如有些院校想进一步扩大发展,可以在这些地方建设分优势得天独厚;“华北之肺”白洋淀,也能保障当地有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雄安新区的远期规划面积,与深圳相当,比浦东要大,它未来的动力不可小觑。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就此做出分析解读。
  杨宏山说,“北京的功能定位非常明确,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注意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去除了经济中心的功能,但实际北京经济中心的功能在不断增加。近些年来,由于校,通过分校专项指标就能推动一些新校区的发展。当一些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在雄安新区进一步集聚,将会对雄安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杨宏山说,“对北京而言,能够疏解的主要内容从北京产业结构就可以看到:农业大概占北京GDP总量的0.5%,制造业占北京GDP总量不到20%,服务业占北京GDP的80%。所以制造业外迁的空间实际很有限,而目前北京的制造业都是一些高端的制造业,比如以汽车制造为主。再主要就是服务业,在服务业领域,首先要形成集聚效应主要的是研发基地,另外教育也很重要,此外就是总部经济,因为总部经济是北京当今经济地位的一个重要特点,尤其是大量的专业企业总部在北京。并不是说这些企业总部都有可能外迁到雄安新区或者是其他城市,但是这些总部经济与之相对应的大量研发机构、信息部门等二级机构在北京也很多,如果政策上有很好的引导、激励机制,像这样的机构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定向的疏解和集中承接。”、

  雄安新区崛起 思想解放将被检阅

  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轰动了全中国。中共中央、国务院4月1日印发的通知将雄安新区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并列,称之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河北包围着中国的两个大直辖市,但它却是中国相对贫穷的省份之一。北京周边环绕着不少贫困县市,北京没有释放发展动能,反而吸走了周围的一些活力,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为那座新城市的光明未来奠定了雄厚政治基础,国家通过政策倾斜和资源调动对新区建设给予支持完全可以预期。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探索现代化大城市新的发展模式,促进各区域发展的平衡,并以此带动公平建设,这些都是中国的重大课题,雄安新区是针对这些课题的一次关键性探索。
  再宏大的规划,也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来落实。建设雄安新区,少不了全国的同心协力,这当中,河北广大干部群众无疑将扮演基础性、同时也是决定性的角色。河北的干部群众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充分解放思想,围绕创新表现出魄力,发挥出聪明才智,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雄安新区的未来,也将决定河北的面貌能否在21世纪上半叶得到重塑。
  想想深圳经济特区这三十几年走过的路,在多大程度上丰富了当年特区初创时的草图,就能想象,雄安新区将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建设者们的积极创新和大胆探索。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雄安新区以及河北省“很幸运”,然而我们想说,这份“幸运”不会自然转化成深圳和浦东那样的历史性城市发展成果。这些年来国家设立的新区不光是深圳和浦东,但是深圳和浦东最为抢眼。这其中的经验和现实逻辑需要总结和梳理。
  深圳经济特区崛起的过程也是那座城市在思想风尚上引领中国社会的过程。深圳的土壤孕育了华为和腾讯这样的全国泰斗级民营企业,还出了顺丰这样的新经济业态明星,思想上引风气之先是成就深圳这座全新大都会的首要原因。
  深圳从一开始就不只是广东的深圳,而是全中国的深圳,进而成为世界的深圳。浦东新区同样没有局限于服务上海本地,发展也不只是靠上海人才,而是着力吸引全国人才、全球人才。着眼全国放眼世界的雄心和格局,为深圳和浦东跨越式发展源源不断地激发了内在动力。
  雄安新区要在新世纪的环境中成长为中国城市的下一个翘楚,必须在思想领域站到全国所有城市的最前列,成为最有勇气创新的城市,最吸引中国乃至全球有梦想年轻人的一块热土,最鼓励打破常规而且最能够宽容犯错和失败的地方。
  雄安新区对人才的态度、对资本的态度都应让中国社会有焕然一新的感觉,那样的话这个新区就会从一个规划和决定变成强大和充满内在活力的生命体。我们期待雄安新区不辜负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真正为中国的下一步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