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古稀老人两月临摹完成《清明上河图》
尚一网讯(记者 曾兰 实习生 雷心晶)73岁的常德市民宁用芝带病坚持绘画,历时两个月临摹出了长达九米的《清明上河图》。10月12日,在常德紫桥社区张家台宁用芝家,这位古稀老人向记者展示了自己临摹的画作。并向记者介绍了她临摹此画的经历。
当日,缓缓展现在记者眼前的这幅长卷画面精美细腻,一个个人物跃然纸上,生动形象,令人赞叹不已。“这幅画是我戴着眼镜、拿着放大镜,一笔一画,一个细节都没有遗漏,整整两个月不出门才画完的。”谈到这幅画的作画过程,宁用芝老人感慨颇多。原来,老人年轻时非常热爱绘画,但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条件学习绘画。直到退休后,才想起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于是便参加了老年大学学习国画,这一学便是十年。
两个月前,电视上一则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节目吸引了老人的注意力。她想起自己早年收藏了一幅《清明上河图》的仿版丝绸画,于是便萌生了自己临摹此画的想法。
临摹《清明上河图》的过程并不轻松。“教我画画的老师听我说要临摹整幅《清明上河图》时完全不敢相信,他说他都无法承担临摹整幅《清明上河图》的工作,更不要说我了。”宁用芝老人笑着说,“我学习国画是为了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临摹这幅《清明上河图》是想庆祝国庆节和即将召开的十九大。”
宁用芝的老伴告诉记者,“她(宁用芝)7年前就患上了肾衰竭,身体每况愈下,但是她从未因此放弃绘画。这副画真的很耗费时间和精力,一天都画不完一条船,她身体又不好,有时候画吐了都还在坚持,如果没有毅力是没办法画完的。”“绘画既能带给我快乐,又能锻炼我的毅力。”宁用芝老人表示,她会继续坚持画画,不断学习,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