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摆摊奶奶流量也是“啃老”
4月11日,河南郑州,96岁的摆摊奶奶意外走红后,各路主播前往老奶奶摊位前直播蹭流量,几十位主播拿出长枪短炮的架势将奶奶的摊位团团围住,不停地盘问,把本就不大的摊位堵得水泄不通,严重干扰了奶奶的工作和生活。最终民警赶到,将主播们劝离。
毋庸讳言,距离热点人物越近,就越有可能蹭到流量。因此哪里有热点,哪里就有人乌泱泱一拥而上,想尽办法来蹭热度。为此,他们对是否会打扰到对方生活毫无顾忌,甚至不惜逾越公序良俗。眼里只有流量的他们,似乎忘记了摆摊奶奶之所以走红与她坚持通过脚踏实地来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息息相关。
面对这些蹭热度的主播,奶奶明确表示出了不高兴,她看得很通透:“尝馍是假,看人是真”。
其实,无论是从出发点还是从具体行为上来说,这些主播都已经超过了“蹭”的尺度,与其说“蹭”不如说“啃”。他们不仅没有自己探索和发掘优质内容的能力和意识,也打扰到了当事人的生活。将能否取得流量寄托在他人身上,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这其实是典型的“啃老”思维。在这一点上,蹭流量的年轻主播和摆摊自食其力的老奶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蹭流量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前段时间,“拉面哥”因为一碗拉面只卖3元,坚持15年不涨价走红后,每天遭遇数百名主播围观就是一例。等到热度散去,这些人又换了一个地方蹭热度,只留下一地鸡毛。
从“拉面哥”到摆摊奶奶,在这个几乎人人都手握摄像头的时代,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流量裹挟、无法平静生活的人。这种畸形的蹭流量乱象之所以盛行,说明确实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狂欢式围观背后,是需要提高的公民素养。当越来越多的观看者主动抵制这样的“次品”之时,这样的行为自然将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