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下艺术培训的思考湖南省文化馆副馆长 周固坚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下艺术培训的思考
湖南省文化馆副馆长 周固坚
一.做好定位。
总体要求:全民艺术普及
多层次的培训结构:文化馆(站)长培训,文化馆专业干部的培训,文艺团队,文艺骨干的培训,社会文艺力量的培训以及一切需要艺术提升的人的培训。
文化馆培训专干:从专业老师到组织、策划者的转变,学会项目的策划。
二.培训形式。
培训的公益性、多样性(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大众化(均等化)、个性化(特殊群体、网络平台等)。
长期的、短期的、讲座、进基层、进社区、进校园等多种形式的结合。专业的、综合的、针对某一项领域的、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
例:湖南省文化馆的培训品牌。“声乐大课堂”、“播撒艺术的种子”、“广场现场培训”等。
培训前的调研、了解,课程设置的研讨,教学的跟踪、办班结束后的资料收集(对教师、课程的打分)。
三.创新意识。
从“家里”到“家外”的转变。
从“我”到“我们”的转变(整合社会资源,省、市、县、乡四级联动)。
从“守土”到“开疆”。
四.打造艺术培训品牌,带动群众工作的全面发展。
周固坚,研究馆员,导演,文化部公共文化服务巡讲专家组专家,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专家,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化厅公共文化专家委员会专家,湖南省文化厅艺术专家委员会专家,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湖南省文化馆副馆长。 组织、策划、导演各类文化活动(晚会)1000多场(次),主要有:担任中央电视台《踏着红军足迹·走进青春娄底》大型文艺晚会总编导,2010年上海世博会湖南活动周演出组组长,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潇湘风情》晚会导演,文化部“楚风湘韵”—两岸民间乐舞赴台演出执行导演,金雏鹰全国少儿春晚总导演,湖南省“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展演)总导演,湖南省第三、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导演,“祖国新·家乡美”王丽达个人演唱会总导演等。
创作各类艺术作品180多个。重点作品有:舞蹈《和谐节奏》、《梅山童谣》、《梅山情》、 《梅山小子》等获国家级大奖;花灯小戏(舞蹈)《留守嫂子》获全国群星表演奖;《油菜花,你快点开》、 《荷·花·钉》、《舞秋》、《龙腾盛世》、《金瓜舞》、《归》、《舞春牛》、《舂糍粑》、《拍拍拍》、《毛板船歌》等20多个作品获湖南省艺术节、 “欢乐潇湘”等政府大奖。 撰写论文30多篇,14篇在全国、省级获奖或公开发表。 多次为全国文化馆馆(站)长培训班,全国群文舞蹈编导、群文铺导、群文创作等各类培训班授课。为北京市、天津市、西藏区、宁夏区、广西区、广东省、江西省、安徽省、贵州省、江苏省的各类文化干部培训班授课。